质量管理体系 QMS 自工业革命初期的简单预防到二十世纪80年代普遍应用以来,质量体系认证以其典型的“受益者推动”的模式在我国发展,在大力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高和稳定的同时,也被企业逐步认识、接受、学习、采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其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逐步改进。
误区一:顾客没有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因此,我的组织不需要管理体系
尽管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不是法律或法规的强制性要求,但管理体系标准涵盖了国际一流组织200多年成功演变的关于组织管理的最好的措施的集合,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测量和评价结果的清晰途径,从而保证了组织满足顾客和法律要求的能力。
误区二:管理体系就是跟风
国际一流的组织以一种形式或其他形式使用管理体系,成功经验已经有200多年了。如果管理体系标准不能被认可、并未给组织带来利益,怎么会发展并流行起来。组织无论如何应该采用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减少浪费,扩大利润。管理体系标准是内嵌于组织的行为准则,这种预防性措施将一直有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跟风。
误区三:质量管理体系不增值,但我必须有一个,因为顾客希望我有
质量管理体系是嵌进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为组织提供预防措施,期待用最低成本节约并改善利润和绩效。帮助组织避免犯错并节约资源、时间及资金。如若不能从管理体系获得利益的组织是对他们的真正目的并不清楚,只是把质量管理体系认识为纸片文件,相关的体系认证也只是欺骗客户的一张纸片而已。
误区四:管理体系对业务没有帮助,而且是增加了企业负担
对一些采用“即插即用”而不是确保文件和程序适合业务需要的方法来运行管理体系的组织而言,这个谬误几乎肯定会成为现实。同时你也让将无法保证你顾客、股东和你个人的利益得到持续。
误区五:管理体系标准不保证产品质量
没有什么能绝对地保证产品质量。但是,管理体系确可以在第一时间预防问题的发生,并且在降低成本的结果上提供重大改善,因为产品出了问题,无需质疑的是你们违反了管理体系的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