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如何有效发挥QMS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发表日期:2023年3月24日
QMS

质量管理体系 QMS 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必须由处于合适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制。例如,某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但在检测中却很难发现,此时,生产作业者显然比质检员对问题更了解,如果作业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所以,正确理解并有效运用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才能将产品品质做到极致。

一、树立全员质量意识首先要让全员认识到:产品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公司来说,即使产品市场良好,但也要“居安思危”,把产品品质做的更好,营造更好的企业口碑。俗话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二、以客户为中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如果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设计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工作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它很好的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产品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开始,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在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员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有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成本将大大提高。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续工序中发现并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四、树立品质的程序意识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且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序去做。相反,如果不按程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在管理者完善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让操作者明白如下四点:1、操作者知道他应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2、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3、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范将会产生什么后果;4、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完善意识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模式,该模式可简述如下:P-计划:根据产品要求,制定改善计划;D-实施:实施计划;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永恒目标。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的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会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会提高生产成本。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新时代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所以说, “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事实证明,那些成功的企业正是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相关理念要求进行产品生产,他们严把产品生产的每一环节,保证每一环节的质量不出差错,一环紧扣一环,这样生产的产品才是合格的好产品,才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